是什麼讓上海白領選擇回鄉

荒廢的農房成瞭單車俱樂部酒吧,泥瓦匠成瞭駐唱歌手。江西大餘縣大龍村農民羅名華沒有想到,當“鄉村歌手”的少年夢想竟然在44歲時實現瞭。

山還是那座丫山,村卻不台中洗水塔台中通水管是原來那個村。

丫山半山腰,一幢黑瓦白墻的村舍很獨特,門口掛著蓑衣,門頭木牌匾上寫著“千裡走單騎”。這就是羅名華經營的單車俱樂部酒吧。

記者走進酒吧時,他正坐在古舊木凳上彈著吉他唱著鄉村風情的歌曲:“我的傢鄉就在這裡,記憶中你並不美麗。荒涼的小屋,好久沒打理,梧桐花開落滿地……我的傢鄉就在這裡,如今變得青春靚麗……”

“歌是我寫的,因為這是我的故鄉、我的經歷。”鄉村歌手羅名華說,他要把傢鄉由窮到興並讓自己實現年少夢想的喜悅,用力揉進歌聲中。

大餘縣地處贛南山區,民間喜好唱山歌。年少時羅名華曾在當地中學接受瞭3年的音樂學習,夢想成為一名鄉村歌手。畢業後他曾一邊打工,一邊輾轉跑過大半個中國參加音樂選秀節目。

2012年,他台中抽水肥放棄漂泊,回到傢鄉開起拖拉機,賣石灰膏,做泥瓦匠。

“五六年前,山裡的兩個自然村41戶人傢,隻有一棟磚混結構房屋,其他都是土坯房。村裡70%的農房無人居住、土地撂荒,多數村民外出務工。”大龍村黨支部書記藍善榮回憶。

這個情景,讓羅名華覺得鄉村歌手的夢想越來越遠。沒想到在2015年,羅名華的夢想又找回來瞭。

這一年,從大龍村走出去的農傢子弟唐向陽返鄉投資打造的丫山鄉村旅遊景區正式營業。聽說羅名華不僅歌唱得好還能自己寫歌,唐向陽邀請羅名華把老房子改造成單車俱樂部酒吧,吸引單騎遊山的年輕遊客。

鄉村遊的開發,使大龍村的碾子不再是生產工具,缸也不再是生活盛器,連籬笆墻都成瞭鄉村文化的元素。錯落在半山腰的農房,超過一半改造成瞭清新悠閑、風格不一的民宿;村民的菜園子和竹編生活用品,都成瞭經營的產品;跳竹竿舞、走森林步道為這個“天然氧吧”添增瞭人氣。

靠著以農房改造成的俱樂部酒吧和駐唱的鄉村搖滾風,羅名華從音樂“烏雞”變成瞭“彩鳳凰”。如今他的酒吧每月有2000多元酒水銷售收入,同時每月還能從景區領到3000元固定工資。

“此刻我回到瞭這裡,這裡才是我的傢。一棟半山的磚房,一片剛開的野花……煙雨彌漫在半山,翩翩楓葉紅地毯。在這夢一樣的地方,遇見自己遇見她。”山村的新生活變成羅名華寫下的這首新歌《來吧》。

隨著丫山建成運動休閑特色小鎮,“2018中國大餘丫山迎新國際越野賽”還為羅名華的俱樂部送來瞭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傢的賽車手。白天,賽車手們在丫山越野基地的專業賽道上馳騁,晚上到俱樂部聽這位中國鄉村歌手的山歌。

“這裡的青山綠水好空氣,再加上恬靜的田園生活,都是山外人特別是大都市人向往的。將傢鄉打造成鄉村遊景區,不僅是為瞭讓城裡人進山,更是為瞭讓出山的村民回到傢鄉。”唐向陽說。

曾在上海一傢企業當白領的本地女孩鐘芳艷,回鄉後成為景區的一名員工。她白天腳踩電動平衡車在景區忙碌穿梭,晚上變身舞臺主持人。

大餘縣委書記曹愛珍說,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下台中抽水肥價格,大龍村千年存續的青山綠水和閑置資產盤活瞭,一步步變成金山銀山;世代生活在這裡的農民和羅名華一樣“重生”,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

(記者劉菁、秦宏、高皓亮)新華社南昌電?

台中通馬桶
AD15913398A856D3
arrow
arrow

    npvi8ib34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